“特殊钢一直是钢铁行业一颗璀璨明珠,能否提供高品质的特殊钢,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成为钢铁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11月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高品质特殊钢发展论坛——推进冶金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致辞时这样表示。他认为,特殊钢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愈发关键。 此次会议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下称特钢协)、特钢协冶金装备分会主办,与中国国际特殊钢工业展览会同期配套召开。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钢铁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等单位的代表围绕特殊钢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思路,以及结构调整、技术创新、高品质市场开发等方面和如何提高钢铁行业和冶金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姜维,特钢协秘书长王怀世分别发表致辞,钢协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特钢协副秘书长刘建军,东北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学院执行院长巩亚东,泰尔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邰正彪,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社昌,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牛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装备部部长赵长飞,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建等代表进行交流发言。钢协副秘书长,冶金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经理苏长永;钢协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钢协副秘书长黄导;特钢协不锈钢分会常务副会长刘复兴等出席研讨会。 姜维在讲话中指出,随着中国国内疫情影响的不断减弱,制造业需求回升,有效带动钢材市场需求增长。“如今的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材料和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材料,特钢材料国产化和自主研发将愈发关键。这将决定中国制造业总体水平的提升,决定中国制造化解外部掣肘因素的能力。特殊钢行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姜维表示,特殊钢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将使中国特殊钢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达到“领军”水平。 李新创在题为《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及装备支撑》的专题报告中指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应从三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一是钢铁工业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二是我国钢铁工业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三是钢铁工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当今,钢铁是我国制造业门类中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已经实现了“5G”(好产品、好价格、好规模、好服务、好品牌)水平。钢铁工业作为最“硬核”制造业、最“硬核”实体经济,在引领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方面责无旁贷。 王怀世在致辞中提出,中国特钢已做好应对疫情常态化的准备。1月~9月份,特钢协会员单位累计生产特钢6390万吨,实现利润总额137.6亿元。企业将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做好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抓好行业规范管理、引导发展短流程炼钢、推动钢铁新材料发展等工作。 王社昌、牛强等代表也就装备有关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进行了交流。 来自钢铁企业、装备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的140余名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特钢协冶金装备分会副秘书长王希民主持。
|